新能源車:補貼政策收緊 2020銷量目標仍是個謎

時間:2016-04-05 09:17來源:新金融觀察報 作者:西顧
點擊:
 
        政策的出臺讓新能源汽車火爆一時,2015年近40萬輛的保有量絕對是一份驚喜答卷。
 
  然而在這份答卷的背后,卻充斥著政策紅利與騙補黑幕,在政策收緊的趨勢下,新能源汽車能否完成2020年500萬輛的銷量目標仍是個謎。
 
  騙補黑幕
 
  霧霾持久不散,尾氣排放被視作大敵,新能源汽車便被看做是緩解霧霾的一柄利器。
 
  有數據顯示,自2009年開始,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研發(fā)與銷售,財政給予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補貼總額,已超過百億元。但補貼背后的黑幕,卻著實讓人心寒。
 
  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姆西”)騙補被曝光之后,這一話題再次被推上了風口浪尖。據了解,吉姆西成立于2013年8月份,在2015年上半年僅生產了25輛電動汽車,但到了年底銷售數據卻突然“爆表”,僅12月份就獲得機動車合格證2905個。
 
  而最終,經相關部門查證,吉姆西是在沒有現車的情況下,大量虛報合格證,并以此獲得牌照。最終通過與關系戶“溝通”后,獲得了大筆的國家補貼。
 
  據一位不愿具名的業(yè)內人士透露,實際上新能源汽車行業(yè)騙補并不在少數,而且手段非常多樣,從整車到關鍵部件都有“應對措施”。
 
  “實際上,這樣對于真正搞科研的大企業(yè)來講是非常不公平的,這意味著他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之后,利潤卻不見得比這些‘鉆空子’的企業(yè)高。”上述業(yè)內人士稱。
 
  據介紹,新能源汽車企業(yè)最常見的騙補方式就是虛報續(xù)航里程數,以獲取更高檔次補貼。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還包括關聯企業(yè)偽造合格證上牌以及生產企業(yè)轉售自家租賃公司等“高端騙局”。
 
  對于愈演愈烈的騙補手段,去年11月份,財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發(fā)改委等四部委聯合發(fā)布《關于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核查工作的通知》,啟動了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實施情況及財政資金使用管理情況的專項核查。
 
  今年2月1日,財政部召開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布置視頻會議,會上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財政部將組織全國35個專員檢查北京、上海、江蘇等25個省市,覆蓋2013-2015年度獲得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支持的全部90家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yè),延伸部分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的企事業(yè)單位以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
 
政策收緊
 
  清查騙補、“瘦身”目錄過后,補貼政策的進一步收緊,對依賴補貼紅利的新能源汽車來講可謂是雪上加霜。
 
  按照2015年4月1日四部委聯合發(fā)布的《關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今年起新能源補貼標準將出現較大調整。2016年,單車續(xù)航里程必須達到100km,最高車速不低于100km/h方可獲得補貼。在補貼額度方面,新能源汽車也將秉承逐年下降的原則,去年續(xù)航里程在100-150km的車型,國家補貼金額為3.15萬元,而到2016年僅為2.5萬元,下降了6500元。
 
  實際上,今年以來,包括北京、天津、河北、江蘇在內的多省市,已經率先明確了地方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今年4月1日,上海也出臺了最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上海市鼓勵購買和使用新能源汽車暫行辦法》。
 
  根據上海最新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對于補貼上限做出了規(guī)定,即國家和上海市財政補助總額,原則上最高不超過車輛售價的50%。如補助總額高于車輛銷售價格的50%,按照車輛銷售價格50%扣除中央補助后,計算上海市財政補助金額。
 
  同時,對于新能源汽車牌照也做了收緊措施,該辦法指出,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用于非營運且個人消費者名下無在上海市注冊登記新能源汽車的,將免費發(fā)放專用牌照額度。但該牌照自啟用之日起3年內,不得轉讓過戶,如果新能源汽車報廢,專用牌照額度自動作廢。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政策逐年收緊已經成為定局,根據國家出臺的規(guī)劃,到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將達到500萬輛,屆時,補貼的政策紅利也將正式退出,這就為過度依賴補貼政策的企業(yè)提出了新的課題。
 
另尋出路
 
  補貼紅利消失,但資本的介入或許為新能源汽車指出另外一條出路。
 
  汽車租賃公司越發(fā)多元化的業(yè)務為新能源汽車提供了良好的出口,包括斑馬快跑、易開租車、綠狗租車等企業(yè)紛紛布局。
 
  以斑馬快跑為例,去年4月以新能源斑馬車為基礎,快速跑到了20多個城市,以“節(jié)能減排、綠色環(huán)保”的特性融入當地貨運、客運市場,在七個月的時間里共獲得1.35億元的投資。
 
  “新能源汽車以分時租賃等形式出現,既可以為新能源汽車企業(yè)帶來更多的銷售渠道,同時還可以為一些潛在客戶提供良好的‘試乘’體驗,通過短租、時租等方式讓這部分人群更好地了解新能源汽車,從而促進節(jié)能車輛的普及。”易開租車COO譚奕說。
 
  盡管愿望很豐滿,但現實是骨感的。在市場培育期,更多的企業(yè)還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網點太少、成本過高就是行業(yè)的陣痛。
 
  易卡綠色(北京)租賃有限公司推廣部總監(jiān)張輝曾經表示,在北京一個車位每月1000多元停車費用,100輛車一年就是120多萬元的停車費用,再加上其他費用,成本相當高,很多企業(yè)只能虧本運營。
 
  根據測算,每輛車每天租6小時以上才能不虧損,但目前,平均每天每輛車的租借時間還不到1小時。“畢竟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有限,當它的基數足夠大后,極低的充電行駛成本會讓它的性價比更加明顯,屆時新能源汽車將會被更多消費者接受。”譚奕說。
 
(責任編輯:admin)
文章標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歡
  • 2017年2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增長30.3%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1.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5%和30.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萬輛和1.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3%和49.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0.26萬輛和0.3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3.5%和12.4%。 1-2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和銷售
    2017-03-14 17:25
  • 首批新能源車用戶陷困局

    新能源汽車一直以養(yǎng)護費用、使用成本比汽油車低,吸引消費者購買。從2009年新能源汽車大力補貼開始計算,不少首批新能源車車主的純電動汽車或插電混動車使用期限已經超過6年,也過了當初廠家承諾的質保期。近日,記者接到不同品牌新能源車車主的反映:新能源
    2017-03-13 14:09
  • 國內無鉛化鋰電池成功研發(fā),低速電動車成為新寵

    目前,低速電動車正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新寵,但低速電動車所使用的鉛酸蓄電池卻對土壤環(huán)境污染構成威脅。日前,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對外發(fā)布最新科研成果稱,研究所率先在國內成功研發(fā)綠色環(huán)保的無鉛化鋰電池,且每瓦時成本控制在0.5元,已具備產
    2017-01-22 16:23
  • 新能源車結構性產能過剩凸顯 動力電池產能是需求量7倍

    目前,在新能源客車、貨車領域,企業(yè)已經出現了結構性的過剩苗頭,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進一步加劇。1月14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如是說。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此前印發(fā)的《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
    2017-01-22 14:23
  • 中國停建100多座火電廠控霧霾 轉向新能源項目

    美媒稱,中國政府近日宣布,取消興建100多座火力發(fā)電廠的計劃,試圖讓該國擺脫堪稱最臟發(fā)電形式的同時,控制該領域的投資失控和浪費現象。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20日刊登題為《控霧霾遏產能 中國取消103個火力發(fā)電項目》的報道稱,本周,中國國家能源管理
    2017-01-22 14:15
  • 補貼下滑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有望迎來爆發(fā)

    2017年1月1日起,新版新能源補貼政策正式執(zhí)行。其中,國家補貼相比2016退坡20%,地方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金額50%。這意味著購買一輛大于25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最高將減少4.4萬的補貼。 雖然補貼大幅下滑,但是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卻有望迎來
    2017-01-20 16:47
  • 由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引發(fā)的思考:繁榮背后的隱患

    剛剛結束的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人氣頗旺,可以明顯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火爆和亢奮。在慶祝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當前產業(yè)政策和企業(yè)發(fā)展導向所帶來的隱患。 產業(yè)政策拉動的弊端 過去二十多年來,基本上每一次政府大規(guī)模的產業(yè)
    2017-01-19 14:58
  • 搶奪汽車下一個制高點:無人駕駛時代五年內到來?

    1月14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其中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一大議題。目前無人駕駛汽車的發(fā)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雖然各國在無人駕駛技術的發(fā)展路線上有所區(qū)別,但對技術的最終目標的定義基本一致。 當天,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都在高
    2017-01-17 17:50
  • 搶奪汽車下一個制高點:無人駕駛時代五年內到來?

    1月14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其中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一大議題。目前無人駕駛汽車的發(fā)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雖然各國在無人駕駛技術的發(fā)展路線上有所區(qū)別,但對技術的最終目標的定義基本一致。 當天,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都在高
    2017-01-17 17:37
  • 財政部:新能源車配套補貼細則不能保護落后

    新的財政補貼政策明確,在保持2016年至2020年補貼政策總體穩(wěn)定的前提下,調整完善補貼方法,改進資金撥付方式,提高生產企業(yè)及產品準入門檻,建立健全監(jiān)管體系。 去年12月底,業(yè)界翹首以盼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新政終于落地。1月14日,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副司長宋秋
    2017-01-16 10:34
專題
相關新聞
  • 2017年2月新能源汽車銷售同比增長30.3% 

    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1.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5.5%和30.3%。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萬輛和1.4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2.3%和49.5%;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0.26萬輛和0.3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3.5%和12.4%。 1-2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和銷售
    2017-03-14 17:25
  • 首批新能源車用戶陷困局

    新能源汽車一直以養(yǎng)護費用、使用成本比汽油車低,吸引消費者購買。從2009年新能源汽車大力補貼開始計算,不少首批新能源車車主的純電動汽車或插電混動車使用期限已經超過6年,也過了當初廠家承諾的質保期。近日,記者接到不同品牌新能源車車主的反映:新能源
    2017-03-13 14:09
  • 國內無鉛化鋰電池成功研發(fā),低速電動車成為新寵

    目前,低速電動車正逐漸成為人們出行的新寵,但低速電動車所使用的鉛酸蓄電池卻對土壤環(huán)境污染構成威脅。日前,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對外發(fā)布最新科研成果稱,研究所率先在國內成功研發(fā)綠色環(huán)保的無鉛化鋰電池,且每瓦時成本控制在0.5元,已具備產
    2017-01-22 16:23
  • 新能源車結構性產能過剩凸顯 動力電池產能是需求量7倍

    目前,在新能源客車、貨車領域,企業(yè)已經出現了結構性的過剩苗頭,動力電池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問題進一步加劇。1月14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電動汽車百人會上如是說。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此前印發(fā)的《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
    2017-01-22 14:23
  • 中國停建100多座火電廠控霧霾 轉向新能源項目

    美媒稱,中國政府近日宣布,取消興建100多座火力發(fā)電廠的計劃,試圖讓該國擺脫堪稱最臟發(fā)電形式的同時,控制該領域的投資失控和浪費現象。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月20日刊登題為《控霧霾遏產能 中國取消103個火力發(fā)電項目》的報道稱,本周,中國國家能源管理
    2017-01-22 14:15
  • 補貼下滑 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有望迎來爆發(fā)

    2017年1月1日起,新版新能源補貼政策正式執(zhí)行。其中,國家補貼相比2016退坡20%,地方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財政單車補貼金額50%。這意味著購買一輛大于250公里的純電動乘用車,最高將減少4.4萬的補貼。 雖然補貼大幅下滑,但是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卻有望迎來
    2017-01-20 16:47
  • 由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引發(fā)的思考:繁榮背后的隱患

    剛剛結束的電動車百人會論壇人氣頗旺,可以明顯看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火爆和亢奮。在慶祝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電動車市場的同時,我們不能忽視當前產業(yè)政策和企業(yè)發(fā)展導向所帶來的隱患。 產業(yè)政策拉動的弊端 過去二十多年來,基本上每一次政府大規(guī)模的產業(yè)
    2017-01-19 14:58
  • 搶奪汽車下一個制高點:無人駕駛時代五年內到來?

    1月14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在北京召開,其中無人駕駛汽車成為一大議題。目前無人駕駛汽車的發(fā)展還處在初級階段,雖然各國在無人駕駛技術的發(fā)展路線上有所區(qū)別,但對技術的最終目標的定義基本一致。 當天,科技部部長萬鋼表示:近幾年來,世界各國都在高
    2017-01-17 17:50
本月熱點
  • 注冊資本近1.15億元!兩巨頭成立電池回收企業(yè)

    近日,廣州優(yōu)美再生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優(yōu)美)正式成立,公司由優(yōu)湃能源科技(廣州)有限公司與格林美集團下屬武漢動力電池再生技術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動力再生)攜手打造。 據了解,廣州優(yōu)美注冊資本約1.15億人民幣,經營范圍含化工產品銷售
    2024-04-16 10:29
  • 寧德時代、科達利、特斯拉等發(fā)力這一新賽道!

    4月22日,科達利發(fā)布公告稱,公司與臺灣盟立臺灣盟立、臺灣盟英擬共同投資深圳市科盟創(chuàng)新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深圳科盟并簽署《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深圳科盟注冊資本擬為人民幣1億元,其中公司以現金方式投入人
    2024-04-24 10:11
  • 續(xù)航里程1000公里!寧德時代發(fā)布神行PLUS電池

    4月25日,在2024北京車展上,寧德時代舉行乘用車新品發(fā)布會,發(fā)布神行PLUS電池,續(xù)航里程1000公里。同時,充電10分鐘可續(xù)航600公里。
    2024-04-25 17:53
  • 天奇股份牽手長安汽車 共同打造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產業(yè)鏈閉環(huán)!

    天奇股份4月18日公告,擬與中國長安、長安汽車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并以合資公司為主體合作開展電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業(yè)務。目標打造成為西南區(qū)域領先的電池回收標桿企業(yè)。 合資公司的注冊資本為1.8億元,其中公司擬出資8820萬元,持有合資公司49%的股
    2024-04-19 08:42
  • 50億元!這家公司擬在摩洛哥投建鋰電池負極材料項目

    4月26日晚間, 中科電氣 發(fā)布公告,宣布公司計劃通過其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中國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區(qū)新設全資子公司, 以間接投資方式設立摩洛哥項目公司,實施一項年產10萬噸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基地項目 。 據了解, 項目計劃總投資
    2024-04-29 18:25
  • 全固態(tài)電池三大技術路線,誰將最終勝出?

    近年來,憑借高密度、更安全性、壽命長等優(yōu)點,被認為是“最具潛力的下一代鋰電池技術”的固態(tài)電池受到市場關注,最新消息不斷。
    2024-04-22 18:17
  • 鋰礦龍頭一季度預虧超36億元,收深交所關注函!

    4月23日晚間,天齊鋰業(yè)發(fā)布業(yè)績預告,預計今年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轉虧。 同日晚間,深交所對天齊鋰業(yè)下發(fā)關注函,要求其結合主營業(yè)務開展情況、產品產銷量、產品價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虧損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說明是否存在持續(xù)虧損風險等。 鋰
    2024-04-25 09:30
  • 又有車企公布全固態(tài)電池量產時間!

    當地時間4月16日,日產汽車公開全固態(tài)電池試生產線的預定設置場所,在生產發(fā)動機等的橫濱工廠建筑內確保了約1萬平方米空間,為搬入設備推進施工。 日產計劃2025年3月開始生產全固態(tài)電池,目標2028年度實現量產。據日產介紹,全固態(tài)電池的能量密度是傳統(tǒng)鋰離
    2024-04-18 08:43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發(fā)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企業(yè)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