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電池聯盟網 > 星聞 >

劉富德:立志打造新一代儲能電池及生態(tài)系統(tǒng)

時間:2018-07-31 09:28來源:大洋網 作者:杜安娜
點擊:

       采訪時,劉富德難以抑制對華為公司的欣賞,衣服胸口“勇往直前”四個大字,正是華為任正非提出來的人生信條。
 
       走了20年的學術之路,2015年,劉富德突然想換個“跑道”。“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他辭去了在香港大學的教職,帶著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團隊,在新能源領域創(chuàng)業(yè)。他一路走過廣州、美國、中國香港,又回到他母校華南理工大學的所在地廣州。
 
       如今,他已經將能量型的金屬空氣電池推向市場。“我們的目標就是打造新一代儲能電池及生態(tài)系統(tǒng)。”劉富德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劉富德的辦公室不大,他年輕的臉龐,加上謙遜的語氣,毫無總裁的派頭,仍是一副年輕學者的模樣。辦公室里,擺放著他創(chuàng)業(yè)以來大大小小的幾代產品,“這個是最新款的電池,比較輕便”,劉富德摩挲著手中的電池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他的“寶貝”。
 
       著力新一代儲能電池
 
       劉富德創(chuàng)業(yè)做的是新一代儲能電池。“我們現在做的儲能電池是世界一流水平。”劉富德說,傳統(tǒng)電池包括鉛酸電池、鋰電池;新一代的儲能電池,有金屬空氣電池,有鋁空氣電池、鋅空氣電池、鈉離子電池等。
 
       2015年,劉富德辭去香港大學的教職,用了一年時間推出一款為戶外運動者設計的移動電源。當時市場需求還很高,“不過第一代產品并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現在也已經不做了”。
 
       后來,劉富德堅持在技術含量高的儲能電池上發(fā)力。他指著自己辦公室里幾款輕便的移動電源說:“它們更加智能化。”
他指著其中一款移動電源說:“這一款正在優(yōu)化,產品推出來后市場前景應該比較好。”劉富德說,還需要半年時間測試,預計于2019年推出。
 
       劉富德說,就在公司所在創(chuàng)業(yè)園區(qū),監(jiān)控攝像頭內使用的就是他生產的一款儲能電池。“電池能保證在沒有太陽的情況下連續(xù)工作十四天,只要有太陽就能充電。”他拿出手機打開一個app,屏幕顯示所有監(jiān)控攝像頭的電源都處于滿電狀態(tài)。
    
       要創(chuàng)立偉大的公司
 
       這次創(chuàng)業(yè),劉富德做了充分準備。本來在香港大學做教授對一般人來說,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但對劉富德來說,人生還有一些遺憾。“遺憾源自于我內心的不安。想把自己所學和產業(yè)結合起來,實實在在做點事。不過,在香港實現這一愿望很難。”劉富德覺得香港并不是他人生的“終點站”。
 
       “一定要創(chuàng)立一家偉大的公司”,一直是劉富德心中的夢想。講起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故事,劉富德瞬間又回到“教授”的角色,從戰(zhàn)略到戰(zhàn)術、資金和技術上一一做了分析,“要把握好節(jié)奏,目標要明確,要把控好人、財、物,產品要和市場匹配好。”
回廣州創(chuàng)業(yè),劉富德剛開始忐忑不安,不過他目標是非常明晰的——集中在儲能電池領域。儲能電池是好幾個行業(yè)的瓶頸,比如電動車的續(xù)航。
 
       劉富德把在香港大學掙的錢全砸進去了,再加上香港大學一些同事的投入,以及天使投資和政府資助,他帶著博士生,陸續(xù)招聘了一些人員,就這樣一步步把公司做起來。
 
       阜陽高考狀元廣州讀書
 
       “人的一生面臨著很多選擇。”劉富德說,當年讀初中還是上中專,就是他曾面臨的一個關鍵選擇。“同學們基本考上中專就去讀了,畢業(yè)就安安穩(wěn)穩(wěn)找工作”,而劉富德當時冥冥之中覺得自己應該“讀個大學”。
 
       “當時考大學很難”,不過,劉富德最終是以阜陽縣高考狀元的身份考上大學。劉富德說自己跟廣州的淵源是可以追溯到高中時代。“世界很大,我想出去看看,凡是離家近的大學全部沒考慮”,當時填報高考志愿時,他對發(fā)達的南方城市充滿了向往,于是他選擇來到廣州。
 
       2001年,在華工讀完本科和碩士之后,劉富德又面臨一次人生的選擇。“做事不能著急”,他最終決定去美國進一步深造,并拿到了全額獎學金。在美國,“收獲還是很大的”,劉富德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專業(yè)知識體系,以及做研究的方法,在專業(yè)領域開拓了視野。
 
       博士畢業(yè)后,劉富德因為成績優(yōu)異,很輕松就可以在半導體業(yè)界獲得一份優(yōu)質的工作,不過,當時他懷揣著做學術的夢想,“想去高校任教”。但如果要到高校任教,就必須要有讀博士后的經歷。當時,美國能源部的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招聘博士,恰好劉富德對新能源很感興趣,經過層層選拔,他很幸運地取得了這次機會,在這里,劉富德得到了一個全產業(yè)鏈的接觸,“在視野上得到了非常大的開拓”。
 
       待了8年還是想回國
 
       兩年半之后,劉富德開始向高校申請教職,當時美國和中國香港的幾所高校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在美國待了8年,內心還是想回國”,所以劉富德最終選擇了香港大學。他說:“這里有兩個重要原因,首先,作為一個中國人,還是想落葉歸根;另外,我想讓自己的所學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
 
       在香港大學任教幾年后,劉富德越來越覺得,發(fā)展自己不能只是發(fā)表文章。劉富德認為,祖國發(fā)展到這一階段,需要一個科技“支點”,“中國發(fā)展到如今的程度還要繼續(xù)發(fā)展,一定要自己去創(chuàng)造。”
 
       在劉富德看來,中國的經濟體量已經達到世界第二,能源消耗也比較大,這就帶來一些問題,比如環(huán)境問題。劉富德覺得自己所做的正是解決中國的能源問題。
 
       劉富德在香港的五年半時間里,發(fā)表了50多篇學術論文,離“終身教職”只有一步之遙,不過他仍做出一個新的人生決定。2015年,劉富德帶領在香港大學教授的博士生回到廣州創(chuàng)業(yè)。
 
       劉富德說:“我們的技術現在是世界一流的,正在慢慢打開市場。目前銷售額大約是幾百萬元,今年的目標是上千萬元。”
 

 
    對話:一個人最難是突破自我
 
       廣州日報:你最終選擇回國的原因?
    
       劉富德:從小的方面來說,首先,作為一個中國人,“根”和“舞臺”都在中國。到我們這一代,是要讓中國強起來。在我看來,讓中國強起來有一個重要“支點”,就是科技。在美國我有一個想法,美國有很多世界級的跨國企業(yè),中國出現了華為。如果中國想再進一步的話,以后可能還會出現幾十家,甚至幾百家像華為這樣的企業(yè)。
 
       我的目標是:希望在新能源領域,打造一家像華為這樣的企業(yè),這也是我的一個夢想,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很大的歷史機遇。
    
       廣州日報:創(chuàng)業(yè)上有什么經驗和教訓?
 
       劉富德:我覺得歸結到一點:是思想觀念的轉變。一個人最難的是突破自我,這需要很大的勇氣。因為,人都是活在自己的認知世界里,所以要突破自己的認知世界,一定要摒除一些主觀的東西。為什么我著急從學校里跳出來,因為人的思想很容易固化,隨著年齡的增長,更難突破。
 
       具體來說,就是在做決策時,如何把各方利益平衡好。
 
(責任編輯:王杰)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歡
專題
相關新聞
本月熱點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發(fā)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3100736
在線投稿
企業(yè)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