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誠通控股集團董事長朱碧新:推動新能源鋰電池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時間:2023-03-09 08:35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作者:劉麗靚
點擊: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朱碧新日前建議,推動新能源鋰電池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圍繞鋰、鎳、鈷等關鍵資源,規(guī)劃建立國家儲備,組織擁有關鍵資源和主業(yè)職責的礦產、材料、電池企業(yè),加強全球資源開發(fā)布局和渠道建設;由相關部委牽頭,針對新能源鋰電池材料、設備、電池及整車、儲能等產能投入,進一步加強總體規(guī)劃,建立需、技、產、銷預判及聯動聯調機制。
 
  朱碧新表示,受新能源汽車增長及能源結構革命的帶動,新能源鋰電池產業(yè)高速發(fā)展。但隨著產業(yè)結構、規(guī)模、資源匹配等情況變化,發(fā)展性問題隨之而來。
 
  就如何推動新能源鋰電池產業(yè)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朱碧新建議,圍繞鋰、鎳、鈷等關鍵資源,規(guī)劃建立國家儲備,組織擁有關鍵資源和主業(yè)職責的礦產、材料、電池企業(yè),加強全球資源開發(fā)布局和渠道建設;探索建立調控機制,通過價、量調節(jié)平衡市場,引導關鍵資源價格穩(wěn)定在合理區(qū)間,確保產業(yè)鏈供應鏈安全。
 
  他建議,由相關部委牽頭,針對新能源鋰電池材料、設備、電池及整車、儲能等產能投入,進一步加強總體規(guī)劃,建立需、技、產、銷預判及聯動聯調機制。鼓勵以戰(zhàn)略合作、資本互投等方式,加強企業(yè)間的產能精準綁定。對產能規(guī)劃中的技術級別、制造能力、產品質量等加強指導、明確標準,提升新建產能的科技水平和技術質量,避免低質低效產能過剩。并組織主要產業(yè)企業(yè)、協會機構等共同協作,進一步強化對電池、電池系統等相關產品的外觀(尺寸等)標準化和配裝標準化政策的制定推行,加快統一相關標準。
 
(責任編輯:子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歡
  • 中能建氫劉大為:5年內把氫價降到1/3,中國氫能應保持在第一梯隊

    為了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目標,發(fā)電和用電領域正步入一個技術線路“百花齊放”的時代。在政策支撐下,氫能正在走向屬于自己的時代。目前,中國是最大的制氫國,去年產氫3342萬噸,占到世界產量的一半。從應用來看,雖然在交通示范領域的熱度更高,但中國氫
    2024-05-26 11:40
  • 吳凱:讓電池成為“六邊形戰(zhàn)士”

    近日,吳凱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講述他在中國動力電池行業(yè)開拓奮進的動人故事。
    2024-01-05 09:02
  • 氫能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

    我國擁有龐大的制氫產能和應用需求,發(fā)展氫能將對我國的能源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未來“氫能社會”是怎樣的一幅全新景象?氫能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2023-12-18 08:50
  • 中國動力電池產能并沒有失控

    2023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依然發(fā)展良好,但由于基數變大,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已由2022年的90%以上,降至10月的30%左右,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也比2022年有明顯下降。因此業(yè)內專家普遍對于動力電池會不會產能過剩有所擔心。對此,筆者的看法是,問題
    2023-11-28 10:53
  •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氫能儲能智能協同發(fā)力 推動新能源產業(yè)變革

    11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發(fā)表主旨演講時表示,要通過“氫能+儲能+智能”協同發(fā)力,持續(xù)推動從新能源汽車到整個新能源產業(yè)的深入變革。
    2023-11-24 08:55
  •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明紅:用液氨存儲氫能前景廣闊

    在11月9日舉辦的世界儲能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學副校長吳明紅發(fā)表了題為《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的化學儲能路徑》的演講,重點介紹了以液氨存儲氫能的產業(yè)前景。
    2023-11-13 08:25
  • 中國科學院黃學杰:鋰價降了一半了,鈉電池的優(yōu)勢還在嗎?

    三萬億風口,百萬年薪招人,新型儲能究竟有多火?鋰電池、鈉電池、液流電池,五花八門的儲能技術孰優(yōu)孰劣?成本高,盈利模式不清晰,怎樣突破瓶頸? 8月12日晚,央視《對話》聚焦儲能大賽場,對儲能熱點話題進行了激烈討論。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學
    2023-08-16 18:04
  • 新宙邦董事長覃九三:讓新能源“電子血液”跑出“中國速度”

    從零起步,到市值300多億元的龍頭;電容器化學品起家,跨界鋰電、有機氟,再到半導體;眾多領域打破國外巨頭壟斷,填補國內空白。27年來,覃九三帶領新宙邦走過了一條不凡之路。
    2023-05-12 08:40
  • 長虹控股集團柳江:提高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行業(yè)準入門檻

    全國人大代表、長虹控股集團總經理柳江日前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動力鋰電池市場的快速發(fā)展與較低水平的回收利用率,成為我國新能源產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必須解答的一道難題。”
    2023-03-13 09:00
  • 寧德時代曾毓群:中國對電池碳足跡的研究明顯落后

    “進入全面電動化時代,動力電池不僅要先進,還要綠色。根據中汽研報告,純電動車在燃料周期減碳貢獻非常明顯,同時動力電池在電動汽車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占比高達40%,所以在全面電動化實現以后,動力電池自身的減碳也尤其重要。”8月27日,寧德時代創(chuàng)始人、
    2022-08-29 08:41
專題
相關新聞
  • 中能建氫劉大為:5年內把氫價降到1/3,中國氫能應保持在第一梯隊

    為了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的目標,發(fā)電和用電領域正步入一個技術線路“百花齊放”的時代。在政策支撐下,氫能正在走向屬于自己的時代。目前,中國是最大的制氫國,去年產氫3342萬噸,占到世界產量的一半。從應用來看,雖然在交通示范領域的熱度更高,但中國氫
    2024-05-26 11:40
  • 吳凱:讓電池成為“六邊形戰(zhàn)士”

    近日,吳凱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講述他在中國動力電池行業(yè)開拓奮進的動人故事。
    2024-01-05 09:02
  • 氫能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

    我國擁有龐大的制氫產能和應用需求,發(fā)展氫能將對我國的能源安全和環(huán)境保護產生哪些深遠的影響?未來“氫能社會”是怎樣的一幅全新景象?氫能將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2023-12-18 08:50
  • 中國動力電池產能并沒有失控

    2023年以來,中國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依然發(fā)展良好,但由于基數變大,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已由2022年的90%以上,降至10月的30%左右,動力電池產能利用率也比2022年有明顯下降。因此業(yè)內專家普遍對于動力電池會不會產能過剩有所擔心。對此,筆者的看法是,問題
    2023-11-28 10:53
  • 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氫能儲能智能協同發(fā)力 推動新能源產業(yè)變革

    11月23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在發(fā)表主旨演講時表示,要通過“氫能+儲能+智能”協同發(fā)力,持續(xù)推動從新能源汽車到整個新能源產業(yè)的深入變革。
    2023-11-24 08:55
  •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明紅:用液氨存儲氫能前景廣闊

    在11月9日舉辦的世界儲能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大學副校長吳明紅發(fā)表了題為《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的化學儲能路徑》的演講,重點介紹了以液氨存儲氫能的產業(yè)前景。
    2023-11-13 08:25
  • 中國科學院黃學杰:鋰價降了一半了,鈉電池的優(yōu)勢還在嗎?

    三萬億風口,百萬年薪招人,新型儲能究竟有多火?鋰電池、鈉電池、液流電池,五花八門的儲能技術孰優(yōu)孰劣?成本高,盈利模式不清晰,怎樣突破瓶頸? 8月12日晚,央視《對話》聚焦儲能大賽場,對儲能熱點話題進行了激烈討論。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黃學
    2023-08-16 18:04
  • 新宙邦董事長覃九三:讓新能源“電子血液”跑出“中國速度”

    從零起步,到市值300多億元的龍頭;電容器化學品起家,跨界鋰電、有機氟,再到半導體;眾多領域打破國外巨頭壟斷,填補國內空白。27年來,覃九三帶領新宙邦走過了一條不凡之路。
    2023-05-12 08:40
本月熱點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發(fā)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