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時代之后,又有企業(yè)研發(fā)用于電動飛機的電池

時間:2023-04-27 17:53來源:電池聯盟 作者:子蕊
點擊:
據路透社報道,瑞典電池生產商Northvolt 在4月25日宣布,其美國子公司Cuberg已經開始著手研發(fā)適用于電動飛機的鋰電池,并稱此舉將有助于減少碳排放。
 
據悉,飛機制造商雖然一直在探索省油技術,但因為傳統(tǒng)鋰離子電池的沉重重量,阻礙了飛機汽車制造商追隨汽車公司開發(fā)電動發(fā)動機的步伐。
 
Cuberg首席執(zhí)行官Richard Wang稱,通過這個新項目,Cuberg將建立可認證的電池系統(tǒng),從而大大提高飛機性能。
 
早在2022年7月,Cuberg宣布在鋰電池開發(fā)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
 
報道稱,通過不斷更新電池技術,Cuberg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幾乎翻了一番,同時提高了電池的容量和功率。第三方檢測機構對5Ah袋式電池的測試,證實鋰電池循環(huán)壽命已從370個循環(huán)延長到672個循環(huán),容量保持率為80%。
 
結果證實,Cuberg的鋰金屬技術可以滿足最苛刻的移動應用的所有關鍵性能要求。該公司正在與幾家航空客戶合作,滿足他們需要高能量密度、功率和循環(huán)壽命的電池的要求。
 
電池聯盟注意到,在此之前,寧德時代、NASA都有進行航天領域電池的研發(fā),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01
寧德時代發(fā)布凝聚態(tài)電池
 
4月19日,寧德時代正式發(fā)布全新的凝聚態(tài)電池,其單體能量密度高達500Wh/kg,屬于航空級電池。
 
寧德時代首席科學家吳凱表示,這是寧德時代在電池上的一個重要巨大突破,凝聚態(tài)電池擁有安全性高、可靠性強、循環(huán)壽命長等特點。該電池可以快速量產,接下來車規(guī)級產品也會推出。
 
據悉,寧德時代的凝聚態(tài)電池由于其電解液完全不同于普通液態(tài)鋰離子電池的電解液呈完全100%的液態(tài)狀態(tài),而是一種半固態(tài)化的膠質狀態(tài),這使得凝聚態(tài)電池既能完成鋰離子在正負極的傳導工作,也因為電解液本身的粘性使得流動性降低,能提高動力電池整體的安全性能,避免了傳統(tǒng)液態(tài)鋰離子電池的熱失控的巨大風險。
 
此外,凝聚態(tài)電池在具備高安全性能的同時,也具備了優(yōu)秀的充放電的能力,讓此前需要排長隊,長時間充電的麻煩得以減緩。
 
寧德時代方面表示,此次電池開發(fā)“為載人飛機的電動化開啟了新的愿景”,暗示了其作為載人飛機動力源的可能性。目前,公司正在進行民用電動載人飛機項目的合作開發(fā),執(zhí)行航空級的標準與測試,滿足航空級的安全與質量要求。
 
02
NASA為電動飛機打造固態(tài)電池
 
2021年4月,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該機構的電池研發(fā)部門SABERS決定從零開始為電動飛機打造固態(tài)電池。據其發(fā)布的公告,他們已經研發(fā)出了全新航空級固態(tài)鋰離子電池,這種電池的密度達到500Wh/kg。該電池密度大幅度提升,可以在高溫狀態(tài)下持續(xù)工作,且安全系數達到現有汽車電池的雙倍,極大減少了汽車自燃的風險。
 
電池的結構方面,該電池將使用扁圓形造型的正負極,然后進行串并連接,并且中間使用了分離器。這樣的好處就是電池可以大幅度地集成,減少了單個電池的外包裝,減輕了整個電池的重量。
 
最新消息是,為了解決電池技術未來電動飛機可能面臨的功率密度、重量,體積、穩(wěn)定性、安全、散熱及快充次數等問題,NASA通過自家綠色航空計劃致力推動航天電氣化研究,并由自家“SABERS”項目計劃研究不同固態(tài)電池的可行性。
 
一般而言,固態(tài)電池常有放電電壓過低無法供電弊病,NASA SABERS項目研究找到提升固態(tài)電池放電電壓的新方法,并將傳統(tǒng)電壓提升10倍。
 
03
電動飛機用電池有哪些痛點?
 
去年7月,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泓在江蘇溧陽的電動航空創(chuàng)新技術峰會上指出,電動航空的發(fā)展瓶頸之一是動力電池,目前的動力電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循環(huán)性方面與電動航空技術指標需求仍有明顯差距,未來可能會與燃料電池混合使用。
 
據介紹,電動飛機上的動力電池,必須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安全性,畢竟電動車路上起火尚有5分鐘的逃生機會,但空中起火,對乘客來說就是致命威脅。但是,大型飛機的長航程特性又需要更高的能量密度,而這又將增加熱失控風險。
 
李泓說:“一般來說,電動汽車的電池能量密度達到400Wh/kg,單次充電已能承擔上千公里的續(xù)航里程。但對電動飛機來說,大量報告指出,電池電芯至少要達到420Wh/kg,這是一個非常高的要求,目前還做不到。而即使是電力混合推進,一架單通道飛機所需的電池容量也相當可觀。”
 
美國NASA燃氣-電混合推進項目的技術負責人謝麗爾·褒曼曾表示:“驅動一架巡航狀態(tài)的大型飛機至少需要1000Wh/kg的能量密度。”美國NASA和麻省理工學院聯合進行的電池研究結果顯示,在未來10到15年內會有不同的化學電池的組成可以達到1000-1500Wh/kg的能量密度水平。
 
而且,按照目前的技術,大型飛機想用上電動電池,重量是一大難題。中國商飛能源與信息技術項目辦主任查振羽在演講時舉例稱,一架從北京到上海的90座飛機,需要大概3.6噸的航空燃油,換算下來,動力電池要達到相似的能量密度(按400Wh/kg算)的重量高達45噸。單電池的重量過重,可能會制約飛機的航程,所以必須不斷提高鋰電池的能量率,否則會制約飛機的航程。
 
還有專家指出,相較于新能源車,航空業(yè)發(fā)生熱失控的幾率更大,且出現事故時,“天上飛”比“地上跑”的次生災害更嚴重。
 
在業(yè)界看來,相較于容易燃燒的液態(tài)電池,固態(tài)電池成為兼顧安全性與能量密度的突破路線之一。
 
華泰證券最新報告指出,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是車用固態(tài)電池產業(yè)化發(fā)展的主要驅動力,政府、車企及電池企業(yè)都大力投入。全固態(tài)電池制造仍有眾多科學難題未解,產業(yè)端預計2030年開始規(guī);慨a。
 
國內企業(yè)主要采取固液混合路線,固液混合電池已進入規(guī)模量產的工程化階段,3-5年后可能成為中高端市場主流技術,在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航空航天等領域得到應用。預計2025年/2030年全球固態(tài)電池市場空間有望達到439/3634億元。
 
(責任編輯:子蕊)
文章標簽: 電池 電動飛機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歡
專題
相關新聞
本月熱點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發(fā)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