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21日,由
電池聯盟、中國電子節(jié)能技術協會
電池專委會、中國高科技產業(yè)化研究會、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聯合舉辦的“2019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yè)技術峰會”在北京成功召開。
倪淮生博士介紹,燃料電池系統(tǒng)十幾年下來,從零部件到系統(tǒng),到整車的電安全,氫安全相對的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基本上現在的電控因為汽車行業(yè)基本上是FCU的系統(tǒng)開發(fā),一般認為它從運營,從開機,關機包括診斷分析這幾大塊的工作。此外,他認為,現在做動力系統(tǒng),可以應用這種汽車行業(yè)通用的反應的手段,用這些手段提前進行一些技術,加快系統(tǒng)流程。
嘉興德燃動力有限公司的倪淮生演講實錄如下:
大家好,今天有幸在這里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匯報,這里我簡單的介紹一下,我們嘉興整個團隊做燃料電池是全國最早的一批,現在公司主要在嘉興,同時我們和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有一個研究院,分別成立了聯合實驗室和技術中心。我們團隊基本上從2003年開始,參加國內的燃料電池相關的科研,示范運營。從2017年開始成立了嘉興德燃動力,相當于是產業(yè)化的工作。
今天我從這六個方面簡單的介紹一下。
我們一般說我們的業(yè)務范圍是2+2+1。第一個范圍是燃料電池系統(tǒng),我們向上可以延伸到燃料電池動力系統(tǒng),向下是專業(yè)零部件。昨天也舉例說了一些燃料電池的零部件比較空缺,燃料機我們可以做到輔助系統(tǒng)百分之百,目前可以做到60千瓦以內可以全覆蓋,2019年做到八十千瓦沒問題。從動力系統(tǒng)的角度來說,我們做燃料電池動力系統(tǒng)的時候,整個系統(tǒng)控制相對更復雜一些,所以我們在控制算法和質量上做了一些工作,這是我們公司的一些算法。
燃料電池系統(tǒng),從零部件到系統(tǒng),到整車的電安全,氫安全的經驗還是比較豐富的,F在汽車行業(yè)的電控基本上是FCU的系統(tǒng)開發(fā),我們從運營,開機,關機包括診斷分析這幾大塊的工作,都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說我們現在是汽車涉及到流量和壓力的控制,以前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如果發(fā)生一些變化可能使他的運行測試偏離。我們做了一些工作,然后包括氫氣的控制,現在期望是300多帕和700多帕的高壓,在中高壓系統(tǒng)之間,安全控制的精準度比較高,F在后面有個展示,從這個圖可以看出來膜比較薄。東岳集團的也介紹了,最薄10微米,這涉及到流量和壓力閉環(huán)控制。另外還有兩側壓差的控制,因為壓力會變化,所以兩側的控制也很重要。
我們現在主要做動力系統(tǒng)。比如低溫啟動,現在還是比較困難的,在這一塊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從單片的建模分析規(guī)律,到這個實測過程中檢測等等,現在三十千瓦到六十千瓦的系統(tǒng)已經實現了。這里我們做了一個對比,現在啟動在零下十度到十二度,通過電加熱,加熱到十度以上再啟動,啟動時間四百多秒,也就是七分鐘。如果零下二度自己啟動,我們現在能做到九十秒左右。
做系統(tǒng)基成包括國內的燃料電池行業(yè)的技術推廣發(fā)展,如果沒有零部件的支撐,很難長期的往下走,所以我們在燃料電池關鍵部件的開發(fā)和使用上做了十年左右的工作。
這款空壓機實際上已經使用三年左右了,我們對葉輪進行了優(yōu)化開發(fā),做到五萬轉以上的空壓機。驅動系統(tǒng)的驅動模式與一兩萬轉有本質上的區(qū)別,我們外面有展臺,目前已經做了一體化的設計,在產業(yè)化批量的生產布局已經基本完成。
其實我覺得整個的行業(yè)的發(fā)展,迭代性很重要。我們有一個連續(xù)的計劃,從以前的三十千瓦,五十千瓦做一個優(yōu)化。
大家一直在說空壓機,實際上氫氣的循環(huán)利用也很重要,目前國內大多數都是進口的核心部件,大家可以關注一下在國際上包括通用、現代、本田、豐田。原來做的過程中,大家都覺得這種很難,F在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基本上都可以用影射回氫的方式,而且會得到比較大的影射效應,我們進行了十次的對比,基本上我們的回氫流量大概是回氫泵的一倍左右,單量比可以做到2左右。
這些關鍵部件我們前期做了一些工作,現在基本上還是以國外進口為主,但我們自己生產的也在使用了,對比來說整體使用的效果基本一致,甚至還更好。目前我們已經在和江淮、奇瑞等公司合作,前段時間有紅旗H5轎車,我們也參與了很多工作。謝謝大家!
提問:加濕器現在可不可以取消?
倪淮生:主要看兩方面,國際商只有豐田取消了,其他的都還沒有取消。我個人認為如果空氣層的趨向是氫氣車尾端的水和熱能夠對進入電堆的氫氣進行加溫加濕。我剛才說的這幾家大家仔細看一下,本田和通用用的是一個。到底要不要取消我覺得還是要是系統(tǒng)架構的綜合評估。
提問:我想問一下你們現在電量混合是多少?一個電池堆需要多大的合適?
倪淮生:我個人認為這個沒有嚴格的界限,如果燃料電池系統(tǒng)不能滿足整車的需求,那么他的需求可以由鋰電池來補充。電氣混合是隨著燃料電池的增加和發(fā)電工具的減低來做一個評估,這個也跟車重和動力性的需求相關。比如說轎車,五六千瓦以上的可以逐步的變成燃料電池,可以慢慢占比大一點;或者他的速度快一點,那么動力電池可以逐步的減少。對于大巴車,六十千瓦還是一個深層次的發(fā)展愿景。
提問:感謝您的介紹,兩個問題,一個是空壓機,另一個是氫氣泵的詳細情況或者比較好的對標參數。
倪淮生:因為目前應用的范圍還沒有那么全,基本上我們這一年大概有八到九家的組機場,有商用車有客車,我們用的都是自己的,我們跟大家交流的也比較多。從現指標上來說,我只能說現在每家的特點是有雙螺桿的固定。我們現在從工業(yè)覆蓋范圍和大致的轉速和技術方案,包括回氫,我們最長的實測使用性三年沒有進行更換。
提問:您的這個空壓機預期未來的價格跟國外的對比,大概是個什么狀況,因為大家都覺得這個東西還挺貴。
倪淮生:十萬轉跟兩萬轉不同,但價格肯定是可以接受的,不會像現在這么貴。主要還是看量,因為小批量的五萬轉的加工經費就比較高了,難度系數就比較大了。
(根據嘉賓現場演講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