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電池產能過剩來臨,如何看待半山腰的風景?

時間:2022-11-21 17:46來源:格隆匯 作者:弗雷迪
點擊:
 
       近日,在2022年高工鋰電年會上,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表示,預計最晚后年全產業(yè)鏈都將出現產能過剩,而唯一不會出現過剩的質量上乘、成本低的電池產品。
 
       產能會出現過剩的直接原因,是近兩年下游對動力電池保持著旺盛需求,帶動了上游電池及原材料大規(guī)模擴產的浪潮,豐厚的利潤前景也刺激越來越多其他企業(yè)加入進來想要分一杯羹。
 
       其實之前億緯鋰能們再次規(guī)劃擴產,市場就已經開始表示擔憂了。所有人都清楚,在未來某個時間點,若新能源汽車增量不及預期,動力電池的產能將完全超出新能源汽車的需求,到時候價格戰(zhàn)會必然不可避免,進而令到行業(yè)競爭格局發(fā)生惡化,進而估值水平受到影響。
 
       而這已經在上游企業(yè)的估值水平中有所體現了。
 
01
 
全產業(yè)鏈過剩不可避免
 
       今年以來,關于動力電池投產或開工建設的消息幾乎隔幾天就會蹦出一條,照這節(jié)奏,相對于目前的裝機量來說,產能堆砌是一個巨大的數字。
 
       據高工鋰電估計,今年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將達到490GWh,增長117%。今年1-10月,動力電池累計產量達到425.9GWh,增長166.5%。而截至今年2022年9月份,全國動力及儲能電池基地產能規(guī)劃超過5000GWh(其中動力電池超4800GWh)。
 
       投資規(guī)模也令人瞠目結舌。據《華夏時報》不完全統(tǒng)計,2022年內動力電池領域至少公布了75個投資計劃,總投資金額超過萬億元,其中有近半項目投資規(guī)模在100億元以上。
 
       產能過剩是大概率的事情。
圖片
       過剩的影響是全產業(yè)鏈的,實際上在擴產背景下許多上游材料價格早就開始松動了。
 
       根據高工產業(yè)研究院預計,主要鋰電池材料到2025年的產能規(guī)劃已全部過剩,負極材料到2025年的規(guī)劃總產能相當于當年預計需求的5倍,磷酸鐵鋰為4倍,電解液、6F、VC、PVDF、銅箔均是2倍余,隔膜約1.5倍。
 
       今年前10個月鋰電材料中僅碳酸鋰、硫酸鎳價格上漲;而VC價格已經下跌75%,PVDF、6F、硫酸鈷的跌幅在40%或以上,6微米銅箔價格跌了20%。
 
       過去兩年里,每一個細分賽道都擠進了大批競爭者,于此同時,下游電池領域的議價能力越來越高,訂單爭奪趨于白熱化。
 
       以磷酸鐵鋰為例,得益于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的快速增長,在動力電池領域里的占比提升,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供不應求、價格上漲,企業(yè)擴產積極性提升?缃缫嗖货r見,許多磷化工、鈦白粉、炭材料企業(yè)憑借自主原料優(yōu)勢,相繼布局磷酸鐵鋰、磷酸鐵等材料生產,希望分一杯羹。
 
       進入2022年,磷酸鐵鋰相關項目投資熱度不減,據電池網統(tǒng)計在內的24個新公布投資項目中,有21個項目公布了投資額,總計投資金額約766.45億元,平均投資額約36.5億元。
圖片
       實際上,激勵企業(yè)愿意花費大手筆投資生產動力電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新能源車產量增長對電池需求提升,利潤僅是一方面。
 
       當前上游鋰礦、碳酸鋰價格居高不下,中游企業(yè)需要有一定價格承受能力去競爭車企的訂單,如何最大限度的攤平成本,發(fā)揮規(guī)模效應?
 
       沒錯,就是靠堆砌產能。
 
       許多企業(yè)愿意犧牲一些利潤來換取訂單量的增長,這個底氣來自于產能利用率的提升,雖然都在給上游打工,但中游還沒不至于都在虧本賣電池。
 
       其次,近幾年鋰電池產線設備價格的下降,也令到整個行業(yè)準入門檻有了一些降低,規(guī)模效應疊加設備零部件國產化導致鋰電設備成本大幅下降,目前國內鋰電池產線單GWh產能投資價格已從原來的10億元左右降至2.4億元以下,降幅非常明顯。
圖片       
       再者,動力電池投資熱也與各地方政府積極招商引資有關。優(yōu)質企業(yè)的電池項目能夠給地方政府帶來更高稅收和就業(yè)前景,因此電池企業(yè)在當地投資建廠比較容易獲得更優(yōu)渥的條件?傊鞯胤秸軞g迎動力電池項目,特別是優(yōu)質的電池項目,如果爭相模仿和競爭的話,那么拉高產能規(guī)模是雙方互相成就的。目前江蘇常州、湖北荊門、四川宜賓三地規(guī)劃的電池產能均超過了300GWh。
 
02
 
結構性產能過剩
 
       放眼中長期,隨著下游新能源汽車增速換擋,投資者對電池需求能否持續(xù)高速增長的擔憂也是成立的。
 
       動力電池產能大部分用于新能源汽車領域,按照目前國內各大主流汽車廠商的銷量規(guī)劃,2025年銷量超過1800萬臺車,按單車60kWh的容量配比,一年最多也只需要1080GWh,何況這些銷量規(guī)劃本身又透露著過于樂觀的預期。
 
       動力電池需求最旺盛的階段,國內新能源車滲透率迅速從低于10%快速攀升至20%以上,僅僅只花了兩年多的時間。今年10月份單月新能源車滲透率已經突破30%,全年銷量也有望突破650萬輛。
 
       而明年開始,市場又或許會是另一番景象了,先是購車補貼即將取消,增加的成本自然要讓消費者背負,然而許多車企就連完成今年的銷量目標都疲于奔命。
圖片
       海外新能源市場方興未艾,車企們都開始卷到國外市場了,一部分動力電池也會往海外出口,因此或許明年國內用于電動車的動力電池就會率先出現過剩。
 
       其次,過分產能堆砌造成的后果之一便是產品質量魚龍混雜,落后產能的利用率較低,無法實現盈利。新進入者很多都認為投錢把產線開起來就能夠生產電池了,但無法解決技術、成本、安全等多方面的問題。質量跟不上下游需求,這批產品降價了也沒人用,淘汰亦是必然。
 
       而一線電池企業(yè)的產品經過下游的長期驗證,與下游客戶關系更加穩(wěn)定,先進產能預計能夠維持緊平衡的態(tài)勢。一些細分市場需求仍然旺盛,例如儲能電池市場,終端場景對電芯容量、壽命存在差異化要求。尤其像280Ah儲能大電芯的優(yōu)質產能,隨著大型儲能項目如火如荼的建設,是更加緊缺的,今年也遭到下游的哄搶。
 
       當新進入者還在扎堆磷酸鐵鋰電池的時候,一些企業(yè)已經在研究更先進的電池材料了。寧德時代、德方納米、當升科技等企業(yè)已開始投資布局磷酸錳鐵鋰電池的產業(yè)化。磷酸錳鐵鋰相比磷酸鐵鋰具備高電壓、高能量密度以及更好的低溫性能,且錳礦資源豐富,相比三元材料具備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循環(huán)次數以及更穩(wěn)定的結構。
 
       此外,還有鈉電池、釩電池等下一代電池技術,也有望削弱對落后電池產能的需求。
 
03
 
如何作調整?
 
     “動力電池的需求,可能三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需求”,中科院院士歐陽明高曾做過這樣的推測。伴隨近幾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并網、新能源汽車以及儲能的發(fā)展軌跡,不難理解院士的判斷依據。
 
       中國動力電池企業(yè),已經由內卷走向了外卷。
 
       今年國內動力電池出口的增長就非常迅猛,今年1-10月,我國動力電池出口量已超100GWh,達105.3GWh。產量和國內裝車量的差值里,大部分用作了出口。其中像歐美發(fā)達地區(qū)的老牌車企對電池質量性能有著更高的驗證要求,并要兼顧綠色制造的屬性,從這一點看出我國頭部企業(yè)先進產能的優(yōu)勢。
 
       除了北歐、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導入階段,有巨大的動力電池需求。而國內鋰電產業(yè)鏈相對國外具備產能和成本優(yōu)勢,這一點不容易被外企回流本土輕易削弱。盡管一些非市場的因素會給中國鋰電池出口造成阻力,近幾年鋰電企業(yè)開始在海外投資建廠,從而保障了產品和服務的供應。年初至今,寧德時代、欣旺達、億緯鋰能、國軒高科、遠景動力等企業(yè)相繼宣布獲得海外車企動力電池訂單,合作簽訂周期以3-5年為主。
圖片
       其次,動力電池的使用,關系到更深遠和廣闊的能源革命。可再生能源消納需要能量載體進行儲存,以平抑發(fā)電波動性和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終端用電側通過儲存電量來對沖電價波動,以降低用電成本。儲存上比較依賴電化學的形式,優(yōu)勢在于可快速實現充放,且近幾年成本逐漸在降低,經濟性凸顯,如今占比接近九成。
 
       根據中信證券預測,2025年全球儲能電池需求將達到500GWh。儲能電池在能量密度上要求不如車用電池,其實能夠很好的承接一些相對遜色的電池產能。動力電池擴產規(guī)劃里,用于儲能的電池雖占據一小部分產能,但本質都是鋰電池,不排除電池企業(yè)會根據需求程度調整方向的可能。
圖片
04
 
尾聲
 
       從以上角度去思考,規(guī)劃目標或許是在更宏大的敘事背景下去提出的,能夠用于市值管理和爭取地方優(yōu)惠政策,但實際發(fā)展目標仍要切合現實需求。
 
       產能過剩是資本周期的常見現象,當下游行業(yè)發(fā)展逐漸步入更加注重質量和產品創(chuàng)新的階段,鋰電產業(yè)鏈通過技術迭代、升級形成的先進產能反而會顯得更加稀缺,真實的有效產能也會遠低于規(guī)劃產能。
 
       但股市里那些通過規(guī)劃產能和未來暢想撐起來的估值泡沫,或許也是要到考驗的時刻了。
 
(責任編輯:子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盟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歡
專題
相關新聞
本月熱點
歡迎投稿
聯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發(fā)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