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KAUST)
隨著我們的社會和交通運輸系統(tǒng)逐漸向電氣化轉型,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在尋求效率更高、容量更大的存儲系統(tǒng)。據(jù)外媒報道,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研究人員,通過抑制多硫化物穿梭問題,提高鋰硫
電池的容量。
與常用電池類型相比,鋰硫電池具有諸多潛在優(yōu)勢。它們具有更高的理論儲能容量,而且硫是易于從自然界獲得的無毒元素。硫也是石化行業(yè)的廢產(chǎn)物,成本相對較低。然而,在電池的化學過程中,含硫中間體在正負極之間移動,會引起多硫化物穿梭效應。在目前的技術中,這會嚴重降低鋰硫電池的容量和充電能力。
KAUST團隊的解決方案基于石墨烯層。通過一種名為激光劃片(laser scribing)的工藝,將聚酰亞胺聚合物置于激光能量下,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種結構合理的多孔材料。這種材料的關鍵特征在于三維分層多孔,因此具有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孔隙。然后,添加納米碳顆粒,這些顆粒被孔隙吸收后,形成最終產(chǎn)物。
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鋰硫電池的正負極之間放置一層薄薄的這種材料,可以明顯抑制多硫化物穿梭。主要研究人員Eman Alhajji表示:“這個獨立的中間層只有幾微米厚,我不得不以非常溫和的方式進行處理,尤其是在電池組裝過程中。”
研究人員表示,以往提出的解決多硫化物穿梭問題的方法,大多不適合大規(guī)模投入商用。相比之下,KAUST開發(fā)的方法“具有可擴展性且簡單”。
(責任編輯: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