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電池聯(lián)盟網 > 前沿 >

研究人員提出5種策略 突破鈉離子電池中碳基材料的局限性

時間:2021-01-28 08:59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劉麗婷
點擊:
(圖片來源: 韓國海事和海洋大學 )
 
       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環(huán)境危機迫在眉睫,因此科學家們開始積極尋找可持續(xù)的能源?沙潆電池(如鋰離子電池)被迅速普及,與此同時,“綠色”技術產品,如電動船和其他電動車輛也得到了不斷發(fā)展。但由于鋰資源稀有且難以分配,其可持續(xù)性受到質疑,同時還存在成本急劇上升的風險。
 
       因此,研究人員轉向研究鈉離子電池(SIBs),其在電化學方面與鋰離子電池類似,并具有更多鈉離子、生產成本更低等優(yōu)點。但是,當前SIBs中的標準負極材料為石墨,而石墨在鈉離子的作用下熱力學會不穩(wěn)定,因此會導致電池可逆容量(存儲能力衡量標準)和性能降低。
 
       據外媒報道,韓國海事和海洋大學的研究人員開始尋找一種適用于SIBs的非石墨負極材料。首席科學家Jun Kang博士稱:“由于SIBs的性能不佳,僅為鋰離子電池容量的1/10,因此找到一種可以替代石墨,同時又保持其成本低且穩(wěn)定特質的高效負極材料至關重要。”
 
       科學家們公布了以下策略,以突破SIBs中碳基負極材料的局限性:(1)采用分層的多孔結構,促進Na+從電解質的主體區(qū)域快速遷移到活性物質界面;(2)保留Na+遷移至界面的較大比表面積,從而在活性材料中可被訪問;(3)保留能夠從表面到內部共嵌入的表面缺陷和孔結構;(4)保留由缺陷和孔隙插入到活性材料中的Na+中的納米結構,這些缺陷和孔隙具有短擴散路徑;(5)增加活性位點的數(shù)量,因為元素通過異質元素摻雜而產生外在缺陷。這些策略顯著改善了電池的電化學性能,甚至超越當前鋰離子電池。
 
       在之前的兩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磷和硫元素成功對以上策略進行了測試。Kang博士對此項技術的潛在應用非常樂觀,如電動船和電動車輛、無人機及高性能CPU。他表示:“這五個策略可提供良好的容量保持能力、可逆容量、超高循環(huán)穩(wěn)定性、高初始庫倫效率(80%)和出色的倍率性能。這意味著,即使使用率很高,電池壽命也會很長。”
 
       鑒于鈉離子比鋰離子更具優(yōu)勢,因此,此項研究發(fā)現(xiàn)將給可持續(xù)、廉價、高性能電池的工程設計帶來重大影響,使人類距未來的節(jié)能世界更進一步。
 
(責任編輯:子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lián)盟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lián)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歡
專題
相關新聞
本月熱點
歡迎投稿
聯(lián)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發(fā)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3100736
在線投稿
企業(yè)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