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電池聯(lián)盟網 > 前沿 >

美國科學家控制陰極材料中結構缺陷濃度 可提升鋰離子電池性能

時間:2020-03-19 11:12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余秋云
點擊:
(圖片來源: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
 
       迄今為止,增強陰極材料的典型策略是改變其化學成分。不過,據外媒報道,現(xiàn)在美國能源部(DOE)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的化學家們對電池性能有了新發(fā)現(xiàn),得出了優(yōu)化陰極材料的不同策略。他們的研究專注于控制陰極材料中結構缺陷的數量。
 
       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兼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化學家Peter Khalifah表示:“我們改變了陰極的原子排列,而不是改變其化學成分。”
 
       現(xiàn)在,大多數的陰極材料都由鋰離子和鎳等過渡金屬交替層組成。在此類層狀結構中,通?梢园l(fā)現(xiàn)少量缺陷,意味著可以在應該存在鋰離子的地方找到過渡金屬的原子,反之亦然。
 
       Khalifah表示:“可以將缺陷看出是完美材料結構的“錯誤”。眾所周知,如果存在大量的缺陷,會導致電池性能糟糕。但是,我們了解到,如果有少量缺陷,實際上可以改善電池的關鍵性能。” Khalifah表示,好的陰極材料會具備兩種性能:離子電導性(鋰離子可以很好地移動)以及電子電導性(電子可以很好地移動)。
 
       他表示:“缺陷就像是在鋰離子和過渡金屬層之間戳一個洞,讓鋰離子和電子不再局限于二維空間,而是可以在三維空間中移動。”
 
       為了得出該結論,科學家們需要進行比以往更高精度的實驗,測量陰極材料中的缺陷濃度。Khalifah表示:“陰極材料的缺陷濃度在2%至5%之間。以前,只能以大約1%的靈敏度測量缺陷濃度,在該項研究中,我們精確測量了缺陷濃度,靈敏度為0.1%。”
 
       為了實現(xiàn)此種精確度,科學家們利用美國能源部兩個科學用戶機構–能源部阿貢國家實驗室的大型同步加速器先進光子源(Advanced Photon Source,APS)和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散射中子源(Spallation Neutron Source,SNS)的數據,進行了粉末衍射分析。
 
       粉末衍射是一種強大的研究技術,可以通過將X射線、中子或電子的光束射向材料,并研究光束如何衍射,以了解材料中單個原子的位置。在本研究中,科學家們在APS進行 X射線測量,在SNS進行了中子測量。
 
       科學家們能夠如此精確地測量缺陷濃度,之后就可以研究缺陷與陰極材料之間的關系。最終,科學家們研發(fā)了一種可以實現(xiàn)任何缺陷濃度的“配方”。未來,此種配方可以指導科學家利用更便宜、更環(huán)保的材料合成陰極,然后調整缺陷濃度,實現(xiàn)最佳電池性能。
 
(責任編輯:子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lián)盟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lián)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歡
專題
相關新聞
本月熱點
歡迎投稿
聯(lián)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發(fā)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3100736
在線投稿
企業(yè)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