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日,最新修訂的電動汽車充電接口及通信協議等5項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這是業(yè)內期盼已久的標準,該標準的出臺為統(tǒng)一充電接口奠定了基礎。但在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用電技術分公司高級工程師、副總經理倪峰看來,標準的出臺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電動汽車、車與充電樁想要真正兼容,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體系建設需完善
標準出臺,首要問題是如何執(zhí)行。“標準要怎么執(zhí)行?標準只是一把尺子,尺子的使用方法還在編制中。”倪峰告訴記者,“前一段時間,中國電力企業(yè)聯合會已經開展了互聯互通的測試工作,這僅僅是初始階段。目前,各個實驗室也在進行準備工作,例如檢測環(huán)境、設備搭建。”
即使相關測試準備工作完成,企業(yè)是否真正能夠執(zhí)行,也需要相關配套政策來約束。倪峰表示,要想新標準真正得到應用,國家需要出臺類似強檢政策,“例如,將新標準納入相應的法規(guī)政策中,在獲取政府補貼或車型上公告時,要求必須通過相應檢測等,以保證新標準得以貫徹執(zhí)行。實際上,目前相關政策還未將新標準引入,想要真正落實恐怕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事實上,執(zhí)行層面的問題也是充電設備商和運營商非常擔憂的問題。北京華商三優(yōu)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強就很擔心新標準“卡不卡得住車企”。陳強對記者表示:“該標準并非強制要求,車企在‘已下達任務并排產’的情況下,是否會調整車輛設計來配合新國標的要求?”
如果車企不按照新國標調整產品設計,充電設備商的壓力就會很大。陳強認為,如果新標準出臺后,充電設備還需要支持若干種標準差異明顯的車型充電,難度著實很大。
普天新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充電設施經理彭博也談到了上述問題,他對記者表示,車企在設計車型時應盡量靠近主流設計,“例如電壓平臺相差較大,設備生產商就要對充電設備進行相應調整,對設備商和運營商來說就會增加相應成本。”
據記者了解,造成充電兼容性差的原因不僅僅在于充電標準,還與各個企業(yè)對標準的理解是否到位息息相關。
正確理解新國標很關鍵
記者采訪能源行業(yè)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永東時,他反復提到一個問題就是對新國標要準確理解。“我們發(fā)現企業(yè)對第一版國標認識不夠深刻。”劉永東表示,“第一版國標雖然有不完善的地方,但還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企業(yè)沒能重視國標、不理解國標的含義,才導致車樁不兼容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正確理解條文內容非常關鍵。”
“2011版的國標實施時,就有一些企業(yè)不按照標準執(zhí)行的情況存在,這不僅是不理解的問題,更是不重視的問題。”倪峰表示,“目前新國標已經發(fā)布,這一問題應該得到重視,標準執(zhí)行需要各方面一起努力,標準制定方有義務將內容闡述得清晰明白,企業(yè)也需要依照標準認真貫徹執(zhí)行。”
對于上述問題,彭博也表示,制定標準的人和使用標準的人對條文的理解不一致的情況普遍存在,這種歧義會影響到產品設計,導致實際應用中產生一系列問題。政策制定方有必要加強標準的宣貫工作,使各企業(yè)對標準的認識相一致,減少誤讀帶來的后續(xù)問題。
設備升級改造需要過渡期
新版國標的改動相當大,除了軟件還涉及硬件,其改造成本自然不菲。“電子鎖、設備內部的電路等都需要調整,若對老的充電樁進行大規(guī)模升級改造,成本就會很高。”彭博坦言,“目前國內對充電設施沒有太多的補貼政策,只能依靠企業(yè)自有資金進行整改,短期集中整改壓力會很大。”
在彭博看來,充電接口統(tǒng)一并非一蹴而就,或許需要1年左右的過渡期,充電設備的情況相對比較復雜,由于建樁時間的不同,近期建設的設備也許尚可升級,新能源汽車推廣初期建設的設備或許已經不適合升級,不同情況要分別對待。
與彭博的預測略有差異,陳強認為這一過渡時間可能會長達3年。陳強表示,在這段過渡期內,電動汽車用戶應該有相應的知情權。陳強解釋說,所謂知情權,是指相關單位應該設定充電設施整改的總目標和階段性目標,并明示出相應充電設備是支持新國標的設備,電動汽車企業(yè)也應明示消費者,所購車輛是支持最新版國標的車輛還是老版國標的車輛。陳強認為,這一措施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提高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在陳強看來,隨著電動汽車續(xù)駛里程的提升,私人充電設施建設的加快,私人用戶對直流充電設施的需求會逐漸減少,直流充電設備面對的大多是運營車輛,而這部分車輛會有統(tǒng)一規(guī)劃和管理,因此,過渡時期的新標準產生的影響在可控范圍內。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