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電池價格2020年后將趨于穩(wěn)定,在2025年之前將與起亞推出38款新能源車型

時間:2017-12-13 11:47來源:蓋世汽車 作者:綜合報道
點擊:

  據路透社報道,現代汽車認為電動汽車電池價格到2020受關鍵原材料供應影響將保持穩(wěn)定,而持續(xù)幾年的價格大幅雖已導致行業(yè)紛紛投資于此,但到2020年這一局面或將結束。
 
  盡管對未來有著謹慎的展望,現代汽車高級副主席Lee Ki-sang表示,現代及姊妹品牌起亞在2025年之前將借助各類技術推出38款新能源車型。他說到:“就價格而言,并不僅僅是單個的元素會出現上漲,目前,電池的價格下滑很快,但到2020年將會呈現穩(wěn)定態(tài)勢。”
 
  盡管多家車企已經公布電動車發(fā)展的偉略,部分分析師表示,現代在這一領域有所落后。現代計劃明年推出一款長續(xù)航里程電動車,這卻遠遠落后于通用和特斯拉。鑒于政府對汽柴油車的限制和車企加大對電動車的投資,鎳、鈷、鋰等金屬的需求量預計未來幾年將會大幅上升。
 
  電池幾乎是電動車當中最昂貴的部分,而他的成本則是電動車技術發(fā)展的關鍵。鋰離子電池價格在2016年之前五年下滑了約60%,主要受益于規(guī);牧慨a和生產成本的降低。

  9月份,路透社報道稱,大眾為完成電動汽車發(fā)展規(guī)劃,將致力于保障鈷的長期供應,但11月份在與鈷供應商談判當中未能達成最終協(xié)議。

  Lee表示,盡管現代汽車意識到研發(fā)電池的重要性,但因缺少資金來保障原材料的供應,未來還將繼續(xù)依靠外部的供應商。

  豐田也公布了類似的固態(tài)電池汽車研發(fā)規(guī)劃。此外,除了混動汽車及純電動車,現代也正在與FCA合作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研發(fā)。FCA CEO 馬爾喬內上周六表示,兩家公司正在商談氫燃料及變速器的技術合作。
(責任編輯:admin)
文章標簽: 新能源汽車 現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lián)盟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lián)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歡
  • 9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均超35萬輛

    9月份新能源汽車生產完成35.3萬輛,環(huán)比增長11.5%,同比增長148.4%;月度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7萬輛,環(huán)比增長11.4%,同比增長148.4%。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累計分別達到216.6萬輛和215.7萬輛。
    2021-10-13 10:59
  • 2018年汽車流通行業(yè)十大事件

    數據顯示2018年前11個月,中國汽車銷量總計2540萬輛,同比下降1.65%。
    2019-01-08 09:33
  • 現代在美交付首輛Nexo燃料電池汽車

    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無污染"載運工具,是未來新能源清潔動力汽車的主要發(fā)展方向之一,但在其技術應用上還存在一些難題。據美國媒體報道,日前,現代汽車集團已在美交付了其首輛現代Nexo氫燃料電池汽車,實現了氫燃料電池技術應用上的
    2019-01-04 10:28
  •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或達500萬輛

    近日,艾瑞咨詢發(fā)布了《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短期遇冷,而新能源汽車逆勢而上,市場規(guī)模迅速擴大,預計將于2020年實現500萬輛的保有量目標。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政策不斷出臺,新能源汽車
    2019-01-02 14:04
  • 總結:201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五大關鍵詞

    2018年被稱為新能源汽車爆發(fā)的元年,無論是傳統(tǒng)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在積極布局,各種新車層出不窮;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是小事不停,大事不斷。在這年末歲初之際,我們通過幾個關鍵詞,來簡單盤點一下這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都發(fā)生了哪些事吧。
    2018-12-26 09:52
  • CAAM:中國11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9%至173,000輛

    中國汽車制造商協(xié)會周三公布的最新月度報告顯示,11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增加至173,000輛,同比增長18.5%。
    2018-12-14 10:09
  • 電動汽車現“召回潮”:每賣出100輛就有1.5輛被召回

    新能源汽車仍在推廣階段,“召回潮”就已經出現。11月30日,兩則電動車召回信息同時出現。一則為北京汽車部分E、EV、EX、EU、EH、新能源威旺EV系列純電動汽車,另一則為眾泰旗下的江南云100S車型。兩者共計召回8萬輛。
    2018-12-03 09:30
  • 中國新能源汽車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在全球新能源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憑借堅持不懈的自主創(chuàng)新和技術難點攻關,其數量和質量處于全球“領跑”階段,然而,在整車可靠性、操控性、品牌美譽度等還處于“并跑”和“跟跑”階段。
    2018-11-07 10:14
  • 插電式混合動力終究只是退而求其次的產物

    相比之下,插電混動車型便能非常有效的解決純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焦慮。并可以將汽車廠商們以往的傳統(tǒng)動力系統(tǒng)與純電動動力系統(tǒng)相結合,不僅可以彌補各自的劣勢,在研發(fā)成本上也會輕松許多。
    2018-11-05 13:35
  • 車市連續(xù)3月負增長,工信部預測低速增長或成常態(tài)

    近年來國內汽車市場在體量上飛躍增長,呈現出“野蠻生長”的態(tài)勢,但今年這種增長趨勢逐漸放緩,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的數據顯示,我國乘用車汽車市場銷量已經連續(xù)3個月下滑,出現負增長。
    2018-10-30 10:06
專題
相關新聞
  • 9月份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均超35萬輛

    9月份新能源汽車生產完成35.3萬輛,環(huán)比增長11.5%,同比增長148.4%;月度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7萬輛,環(huán)比增長11.4%,同比增長148.4%。1-9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累計分別達到216.6萬輛和215.7萬輛。
    2021-10-13 10:59
  • 2018年汽車流通行業(yè)十大事件

    數據顯示2018年前11個月,中國汽車銷量總計2540萬輛,同比下降1.65%。
    2019-01-08 09:33
  • 現代在美交付首輛Nexo燃料電池汽車

    氫燃料電池汽車作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零排放,無污染"載運工具,是未來新能源清潔動力汽車的主要發(fā)展方向之一,但在其技術應用上還存在一些難題。據美國媒體報道,日前,現代汽車集團已在美交付了其首輛現代Nexo氫燃料電池汽車,實現了氫燃料電池技術應用上的
    2019-01-04 10:28
  •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或達500萬輛

    近日,艾瑞咨詢發(fā)布了《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短期遇冷,而新能源汽車逆勢而上,市場規(guī)模迅速擴大,預計將于2020年實現500萬輛的保有量目標。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政策不斷出臺,新能源汽車
    2019-01-02 14:04
  • 總結:201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五大關鍵詞

    2018年被稱為新能源汽車爆發(fā)的元年,無論是傳統(tǒng)車企還是造車新勢力都在積極布局,各種新車層出不窮;新能源汽車市場更是小事不停,大事不斷。在這年末歲初之際,我們通過幾個關鍵詞,來簡單盤點一下這一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都發(fā)生了哪些事吧。
    2018-12-26 09:52
  • CAAM:中國11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9%至173,000輛

    中國汽車制造商協(xié)會周三公布的最新月度報告顯示,11月份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增加至173,000輛,同比增長18.5%。
    2018-12-14 10:09
  • 電動汽車現“召回潮”:每賣出100輛就有1.5輛被召回

    新能源汽車仍在推廣階段,“召回潮”就已經出現。11月30日,兩則電動車召回信息同時出現。一則為北京汽車部分E、EV、EX、EU、EH、新能源威旺EV系列純電動汽車,另一則為眾泰旗下的江南云100S車型。兩者共計召回8萬輛。
    2018-12-03 09:30
  • 中國新能源汽車能否實現“彎道超車”?

      在全球新能源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憑借堅持不懈的自主創(chuàng)新和技術難點攻關,其數量和質量處于全球“領跑”階段,然而,在整車可靠性、操控性、品牌美譽度等還處于“并跑”和“跟跑”階段。
    2018-11-07 10:14
本月熱點
歡迎投稿
聯(lián)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發(fā)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6284224
在線投稿
微信公眾號